總網頁瀏覽量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放假睇舊相 (4)

當年少女最潮的髮型“奧米㗎型”和“雀巢型”, 問你死末?


牛奶公司雪榚車, 有那個細佬仔見到會唔興奮, 雀躍?



六十年代由灣仔石水渠道望向皇后大道東





五十年代天星小輪上的乘客



六十年代的水果攤檔。 每個蘋果只售兩毫, 不要看輕兩毫子, 那時候一般打工仔月薪都不過是三幾百元




土多是童年時的天堂, 琳琅滿目的零食讓靚仔們睇到"流哂口水"。 注意那時候很多士多都會吊個紅A水桶來裝錢





















干諾道中前的香車美人.  話時話, 看官中有冇人坐過人力車?




五十年代的渡海小輪。 在海底隧道仍未投入服務前,汽車要過海, 渡海小輪是唯一的選擇.  老實說, 乘小輪過海, 可以趁機吹吹海風, 這和塞在不見天日的海底隧道相比, 簡直是天淵之別





圖為1968年位於廟街的恭和堂涼茶舖,恭和堂是香港最古老, 知名度最高的涼茶舖之一, 以龜苓膏最為人熟悉




彌敦道近柯士甸道交界處.  第三架巴士位置的建築物即為今日恆豐中心的所在處





















從城隍街上望堅道.  右邊可看到青年會





五十年代俗稱“烏咀狗” 的單層巴士,短程分段最平的車費一毫.  此處疑似是堅尼地道近今日合和中心處 




七十年代有拖卡的電車.  此處應該是灣仔莊士頓道




香港首部公共扶手電梯是1957年安裝於萬宜大廈, 電梯連接地下(干諾道中)和一樓(皇后大道中).  市民聞訊蜂擁而至試"新屎坑"




五十年代的銅鑼灣堅拿道





















五十年代的中環威靈頓街























三十年代的中環干諾道中, 那時候, 中環有小倫敦的美譽





















六十年代從大會堂望向舊香港會。 現在再也無法找到如此經典和優雅的建築物了! 舊香港會已被拆卸, 並重建成一棟毫無特色的現代建築物



六十年代的彌敦道,左邊可以看到麗斯戲院





















六十年代的年代中環畢打街,右邊可以看到舊中環郵政總局,左後邊的鐘樓處是告羅士打行




六十年代的油麻地加士居道






















圖為1968年炮仗街/甘肅街交界,背景是俗稱船屋的舊唐樓,現已被拆卸, 並重建成玉器市場




圖為1991年結業的占飛百貨公司,占飛百貨是本港六、七十年代著名百貨公司之一,與永安、先施、大新等百貨公司齊名。占飛創百貨辦人崔佐基於1944年創立經營布疋的「美飛公司」,翌年成立占飛百貨公司,當年由長子崔志剛出任總經理一職。高峰時,占飛在中環及油麻地等多地設有分店



圖為1953年的灣仔莊士敦道





















圖為位於深水埗北河街的「泉章居」舊舖。泉章居以東江菜聞名,鹽焗雞、霸王雞、炸大腸等客家菜色尤其惹人垂涎





12 則留言:

  1. 是萬宜大廈(Man Yee Building)不是萬怡大廈

    回覆刪除
  2. "圖為1968年位於廟街的恭和堂涼茶舖"有老老街坊說, 龜苓膏發明人就係恭和堂創辦人, 當年點解會發明此中藥食品呢? 原來因為廟街一帶已前係"綠窗戶"區, 而且都係基層勞動者僱客為主, 咁樣, 某種風流病順應流行, 果個年代, 西醫唔係人人有得睇, 一般都係中醫中藥, 為了"救護"那些風流客,咁就係民間驗方配合下,製作出大眾可負擔的"龜苓膏"防治尋春而避無可避的風流病。
    以上傳言,是否屬實,要搵更深入資料咯。

    回覆刪除
    回覆
    1. 呢個傳聞小弟都聽過,可以當係一種city myth 來看待吧~~

      刪除
  3. "從城隍街上望堅道. 右邊可看到青年會" 如無記錯, 圖左上角是當年"名校", 花名"屎坑松"開設嘅"威記(威靈頓英文中學)原校,好多人或會"睇唔起"呢間私校,但老安郤有不同睇法,此校係香港教育史上應有一定的特殊地位,這校真的做到"有教無類"讓很多被那些所謂"名校"的金字塔制度下淘汰出來的學子還有拚博及求學的機會, 實實際際這威記系列出來的學生,很多都成就不凡, 在社會上貢獻唔少, 好多這學校系列出身的都在香港不同的紀律部隊工作。

    回覆刪除
    回覆
    1. 絕對同意安兄嘅睇法,事實上世間任何事物,除咗高級之外,亦需要中下層平衡供求,呢個社會需要會計師律師,亦都需要店員同埋清潔工,職業無分貴賤,一律都有貢獻,無清潔工店員,何來搵妥當的生活?正如安兄所說,當年幾間被視為學店嘅學校,譬如威記,譬如堅道,收咗好多正統文法學校淘汰出嚟嘅學生,但係呢啲學校發揮左緩衝嘅作用,使呢啲學生可以完成中學課程,從而攞住一個認可嘅資格,憑着拼搏嘅精神,取得唔錯嘅成就. 我認識一位現在坐擁十億身家的富豪 ,便是在堅道中學畢業,嗣後投身地產界發跡的~~

      刪除
  4. "六十年代從大會堂望向舊香港會"…德國拜耳化工及西藥廠,百年老店,如今風采依然, 在上海有一座名大厦又係安裝咁鬼搶眼"老高",老安未海漂前亦是在它其中分支搵咗十幾年食,見此標誌,又係茫然。

    "圖為1953年的灣仔莊士敦道"…最近海漂居地, 剛剛開了一間又係以"醉瓊樓"為招牌的客家飯店, 老安以為係香港鄉里開的,仆倒去幫趁, 點知係表錯情, 原來真係老伴祖籍嘅惠州客家人家開的, 東江豆腐, 炸大腸, 鹽焗雞應用嘅都有, 不過冇咗80年代前的"香港醉瓊樓味道", 失望之極!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喺彼邦能夠一嚐香港的菜色,以慰思鄉之情,已經算係唔錯㗎啦,味道安兄就唔好太計較啦,老實講,即使香港嘅全章居同埋醉瓊樓,其菜餚水準比起7, 80年代都大有不如啦,唔係我哋啲老嘢懷舊,而係事實上無論食材同埋烹煮方法,同當年都頗有距離~~

      刪除
  5. "圖為1953年的灣仔莊士敦道" 牛奶波打酒, 70後可能都未聽過呢種酒, 一如"金雞鐵樹酒",恐龍咗"好耐"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不嗜酒, 有一段好長嘅時間以為波打酒即係砵酒, 後經人解釋, 才知道波打酒原來係一種深色的啤酒,源自於18世紀英國倫敦地區。它是由棕色愛爾啤酒(Brown ale)改良而來,以烤過的麥芽發酵而成, 由於它廣受河上及街道搬運工(porter)的歡迎,因此得名。4,50年前喜愛黑啤酒的上流階層人士認為與中下階層的人共享同品牌的飲品有失身份,是故釀酒廠特別釀製更為厚實的黑啤酒,Stout黑啤的名詞因此而產生。6.70年代的香港的西人都稱黑啤酒為Porter Beer,港人遂翻譯成波打酒,由於酒標上有一隻貓的圖像,因此稱為貓嘜波打酒. 當時,為了增加泡沫,有人會在酒瓶內丟下彈珠以提升口感的綿密度。至於為何有牛奶波打酒, 是否以牛奶加入波打酒內, 我則木宰羊, 冀識者有以教我~~

      刪除
  6. 回應「當年少女最潮的髮型“奧米㗎型”和“雀巢型”, 問你死末?」
    圖中兩位女士的髮型都不是「奧米㗎型」,蓋「奧米㗎」即希臘字母Ω,是向外彎的。
    請參考:http://www.997788.com/pr/detail_auction_190_3949895_0.html

    回覆刪除